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R.I.P.臼井儀人(1958-2009)


今年看來不是好年冬,又一個陪我長大的偶像過世了,
只是這是一次,是「蠟筆小新」的生父-臼井儀人..

以是節錄一些新聞的資料,作為紀念..
關於登山意外
日本著名漫畫「蠟筆小新」作者臼井儀人20日確認登山遇難,日本出版社「雙葉社」21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臼井相機的最後一張照片是俯視懸崖下方,顯示可能是照相後失足墜崖身亡。
臼井儀人於11日前往群馬和長野兩縣交界登山後行蹤不明,19日登山客在群馬縣荒船山懸崖下發現一男屍,日本警方20日將其運下山,經調查及家屬指認後確認是臼井。
負責發行臼井作品的雙葉社指出,臼井遺留的數位相機共留下約30 張風景照片,最後一張是在滑落的岩石上俯視懸崖下方的照片,警方研判,臼井可能在拍攝這張照片後失足墜崖身亡。
雙葉社編集局長赤坂了生對臼井驟逝深表震驚與哀悼,編集局次長鈴木明夫代讀遺族對關心者的謝意,臼井的喪禮和告別式預定僅邀近親出席。
出版社表示已收到「蠟筆小新」2個月分的最新原稿,預定11月下旬發行12月號,以後的發行問題則尚未確定。
「蠟筆小新」是臼井的代表作,透過幼稚園兒童的眼光來觀察批評成人世界,在日本國內和海外人氣都很旺。這部連載作品從1990年登場,1992年開始改編成動畫。其中一集被改編成真人版電影「Ballad 無名的戀歌」,正在日本上映。
關於「蠟筆小新」
《蠟筆小新》由漫畫家臼井儀人所創作,故事以一個五歲小男孩(野原新之助)為主角,圍繞著他的生活所發的許多爆笑、溫馨的事情。當中為讀者所熟知的角色野原一家-小新、美冴(媽媽)、廣志(爸爸)、幼稚園園長高倉文太、松阪老師、幼稚園同學風間、妮妮、正男等...人物個性鮮明、趣味十足,隨著劇情發展,野原家還添加新成員小白(小新的愛狗,曾考慮稱其為棉花糖)及妹妹小葵。

蠟筆小新漫畫從1990年開始連載,到明年剛好連載第二十週年,目前出版到第49集;東立出版社范萬楠社長當初是在日本百貨公司發現這本書,覺得非常有賣點,便用心與日本雙葉社協商,交涉了一年才取得台灣授權, 將蠟筆小新成功引進台灣,蠟筆小新中文版的第一集單行本是在1992年發行,1995年東立出版社也邀請到臼井儀人老師來台舉行簽名會, 范萬楠社長對老師印象最深刻的是臼井儀人老師旺盛的創作慾,身為一個漫畫家,老師甚至對於台灣一般家庭的擺設與風格都十分的感興趣, 還有過想要親自參觀台灣民眾家庭生活的念頭,讓范萬楠社長對於老師「不斷創作」的精神記憶非常深刻。單行本發行已累積至最新第49集 (2009/8/17出版)。
蠟筆小新漫畫早期每一集單行本在台灣可賣到20幾萬冊,是東立相當暢銷的漫畫,近年來大環境改變而稍微滑落,但每一本仍可賣到7到8萬冊。
其實,「蠟筆小新」在日本被定位為「成年漫畫」,因此漫畫版早期有許多性暗示的描述,動畫版才修正為適合閤家欣賞的尺度。在漫畫分類不如日本精細的台灣,「蠟筆小新」卻被包裝成青少年漫畫,以至於「小新」的言行常被批評「教壞小孩」。在大陸出版時,動畫遭到打壓,漫畫也僅僅引進到第三十二集。
這位五歲的小孩,有點色、有點懶,看似漫不經心的童言童語,卻經常一針見血,刺穿大人社會的虛偽。與其說「小新」是個小孩,還不如說他是一個大人住在小孩的身體裡,因此得到「言論豁免權」。
「小新」的百無禁忌,不只是在身體、性這方面;還有他對守規矩、認真工作、勤勞等種種社會價值的挑戰。在解嚴未久的1990年代,「大人」的言行受到種種限制。他們藉由住在小孩身體裡的「小新」,說出他們想說的話、想問的問題,這也是「小新」為什麼可以老少通吃。
「蠟筆小新」在兩岸三地推出,台灣的熱度卻比大陸、香港更高。東立出版社編輯長陳清淵透露,台灣最早是找現任明報總編輯、當時還在東吳大學日文研究所念書的才子錢亞東翻譯,他的譯文傳神又富喜感,讓小新一開口便抓住台灣讀者的心。此外,台灣和日本兩地社會民情相近,也是小新可以走入台灣家庭的關鍵。
而由漫畫延出的電視版動畫則於1992年4月13日開始於日本朝日電視台播出,台灣則在台視、中視及八大播出過;1993年播出首部劇場版動畫「蠟筆小新:動感超人vs高衩魔王」,其後每年推出一部,累積至今已17部。而代理其動畫版權的木棉花國際也於今年7月引進「小白的屁股炸彈」於戲院上映;而今年9月月於日本上映,由草彅剛、新垣結衣主演的電影「BALLAD 無名的戀曲」便是以《蠟筆小新》2002 年的電影《蠟筆小新 風起雲湧!壯烈!戰國大會戰》為原作所改編的真人版電影(當中小新的角色名字有做修改)。
關於作者

臼井儀人(真名臼井義人,うすい よしと,Usui Yoshito,1958年4月21日~2009年9月11日),日本男性漫畫家,出身於日本靜岡縣靜岡市,成長並住在埼玉縣春日部市,B型金牛座,1977年埼玉縣立春日部工業高等學校畢業。1987年以《不良百貨公司物語》(雙葉社《漫畫ACTION》上連載)得到「新人賞」佳作。34歲時以著名搞笑漫畫《蠟筆小新》一炮而紅,並成為其代表作品。臼井儀人在華文國家相當受歡迎,作品風格為誇張化日本社會現象的短篇劇情,如黑道、墮胎潮、敗金女等,並參雜部份成人面向的情節。
台灣媒體在處理臼井過世的新聞時,誤用了日本藝術家黑田征太郎的照片。

而黑田征太郎這位藝術家,還健在。
以下是原文的連結..
臼井儀人死因 拍照失足墜崖
蠟筆小新/大人住小孩身體 刺穿虛偽
老少通吃「蠟筆小新」‧臼井儀人代表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