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前開始拾回騎單車的樂趣,那時買的第一台是Merida的登山車,
登山車的好處是功能全面,上山下海無所不能,我天真的以為,有了這台車,人生就圓滿了..
沒想到三年後的今天,清點一下現有庫存,有一台公路車,二台登山車,二台小摺車,
至於老婆的淑女買菜車及小朋友的四輪兒童車都還不包括在內,
單車論壇裏,人人勸敗,處處誘惑,想要鐘情一車永誌不渝,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跟隨好友蔡董及石董的腳步,我也入手了一台Ralliart小摺車,而且,是最高等級的RA27..
中華原廠有提供二種顏色,橘色及紅色,我當然是選紅色的..(akai就是日文的紅色)
這是後方..
前方..
直平的手把..
左手把上的控制功能,有煞車,變把,...還有鈴鐺(哈合合..)
右手把,有煞車及變把,變把是市售小摺車愛用的MICROSHIFT 27速(左3右9)變把,
煞車把雖然不是知名的SHIMANO或AVID,但煞車控把的角度設計十分就手,不輸AVID的手感..
龍頭用了四顆鏍絲鎖固車頭豎管,十分牢靠..
這是車頭豎管的摺疊盒..
有點莫名其妙的頭標,據業務說明,應該是製造廠的廠徽..
前輪V煞,與煞車把是同一家供應商的產品..
有誠意的輪組,用上了久裕的培林花鼓..
還有KENDA(建大)的外胎..
內胎是用法式的,細細的氣嘴相當的有質感..
黑色的前叉,角度相當直,OFF很小,看來是為了加強操控的靈敏性..
值得一提的特色,本車車架的走線是隱藏式的..
就是為了這個RALLIART的字樣著迷不已呀..
有三個預設的高度調整孔..
座管與後三角的連結,下方有一個小三角補強,在頭管處走隱藏的管線,在這裏又現身了..
後下叉的造型,底部有一個U型的黑色框架,那是收摺時撐立車架用的..
後下叉也有RALLIART的字樣,值得一提的是,這台車的烤漆質感好棒,有汽車級的水準..
與前輪一樣有誠意,也是久裕的培林花鼓,滑行時的啦啦聲很大聲..
後輪夾器,有看到那個後上叉補強橫柱中間的洞嗎?下次改彎把時應該可以上C夾..
原廠KENDA外胎的型號..
外胎的花紋,有點像小八胎..
SHIMANO DEORE的長腿後變,為了支援三片大盤,這一定要的..
11T-32T的飛輪,配上前三片的大盤,應該沒有爬不上坡了..
DRIVELINE的全鋁合金,CNC的三片大盤(50/42/30T),還附有護盤..
隨車踏板,我想很多車友第一件事就是換掉它,這個等一下會說明...
吊耳式的中變,升級很方便..
車架中管的摺疊盒..
座管的OFFSET不少,有效創造座艙空間..
造型與舒適性取得均衡的座墊..
右側的三速變把特寫,亮銀色的拉線桿,相當的提昇了產品的質感..
這台小摺有許多值得稱許的摺疊盒安全設計,等一下會在收摺打開的過程中說明..
這是車頭豎管的摺疊盒..
這是車架中管的摺疊盒..
既然是摺疊車,來示範一下摺疊的步驟吧..
第一動,先找到前豎管的折疊盒..
第二動,鬆開快拆把手,看到那顆安全鈕了嗎?按下去,才能解除安全機制..
第三動,對折豎管,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到達定位後自動卡住,不會晃動,不用再綁來綁去了..
第4動,再來折疊車架,先找到車架摺疊盒..
第5動,鬆開快拆棒,上撥一下安全鈕,鬆開卡荀..
第6動,對折車架上管,到達定位後會自動卡住,搞定了,收工..
摺疊後大盤不會K到地板的關鍵,不是下垂的左側踏板,而是先前介紹的U型框架的功勞,
座管可收可不收,不會影響到摺疊後的站立性,不收的話,座墊可以當成推車模式的推車手把..
摺疊後的後方,為了容納那根豎管,兩輪張的有點開..(羞)
摺疊後的前方,看到右側的踏板了吧,太突出了,換個WELLGO的快拆式的會平整多了..
單手吊起摺疊後的整車,真的不用什麼磁鐵或綁帶就可以固定..
第7動,要打開摺疊車架,還是要先撥一下安全卡筍,才能解開卡在定位的摺疊盒..
第8動,拉直車架,也是會自動卡到定位,扳回快拆棒..
第9動,要抬起豎管,先撥動這顆安全卡筍,才能解開安全鎖..
第10動,豎管卡入定位後,扳回快拆棒..
收工,可以騎了..
說來慚愧,我真的養太多車了,所以這台車才騎過二次,所以也還沒有正式的試車報告,
就讓本篇單純的開箱就好..
謝謝收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