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令人驚喜的Aclass ALX440SL輪組試用心得


去年年底,無意間在拍賣網閒晃,在不知不覺間買到了一隻公路車架,
從此開始了我的公路車發現之旅..

這是一隻GIOS Airone的空車架及前叉,不含輪組及其他變速零件,
因此,在歷經數月的蒐尋後,在前陣子好不容易才將車子組裝完畢..
當初組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競速或比賽,
而是希望能以一種懷舊悠閒的心情輕鬆騎乘,
雖然Airone是一隻現代設計的TIG車架,也沒有電鍍鋼叉,
但它的古典纖細鋼管造型,若能搭配亮銀色的輪組及零件,應該也是可以有一番風味..
因此,在選購輪組時,最主要有二個要求要符合,
一是要符合上開的配色要求(亮銀色),二是限制了預算(必須在10000元內),
畢竟Airone不是多高檔的車架,若配上了要好幾個萬的輪組,整體的匹配並不均衡,
最後,Aclass ALX440 SL出線,正式成為Airone前進的媒介..
這是前輪..

這是後輪..

說來慚愧,這台車組好三個多月,但實際騎乘只有二次,
一次是從五號水門到關渡來回,約40公里;
一次是從五號水門到風櫃嘴,從大湖山莊回程,約60公里,
這對三年間騎了15,000公里的小弟而言,真的是騎很小,
真的沒有用力壓搾出輪組的極限,所以,以下心得,聽聽就好..
第一次騎河濱平路去關渡,
與先前騎登山車或小折車的不同處在於,維持平路的巡航速度十分輕鬆,
同行的好友stone騎一台KHS T3,全車未改,
我跟在後頭,幾乎只要用前方車友的一半踩踏頻率就可以跟上,
一路上間歇不斷響著清亮的棘輪空轉聲,來回40公里真的沒花到什麼力氣,
當然,這也跟我們早餐團輕鬆騎有關係,但可以肯定的是,
騎公路車,真的比騎小折省力許多..
第二次從故宮上風櫃嘴,
從故宮到楓林橋的小緩坡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公路車輕快加速的特性,
這種坡度的上坡,若騎登山車,有用不完的高齒比可以救命,
但大部分的力氣是浪費在克服肥胎滾動的阻力,
騎細胎公路車,路面的阻力變的好小,相同的轉速可以推進更高的速度,
這組輕量輪組(1580g),質量的分佈較為均勻,不算慣性輪,
再加速的遲滯感相對輕微,輕量的爬山輪組適巧可以彌補鋼管車的重量,
在爬山時仍能發揮優勢,這種美妙經驗,難以言表..
到了楓林橋,右轉上風櫃嘴,這段六公里的路程有好幾個陡坡,
以前騎登山車來還算ok,但Airone的CT大盤配上11-25t飛輪,齒比少了許多,
此時輕量輪組的好處更為明顯,加速感仍能相對維持,
在幾個陡坡路段必需抽車時,用DT 14/15G鋼絲的輪組,剛性亦有相當的水準,
力道的傳遞十分直接,在左右搖晃間,陡坡亦一一克服..
不過要再次強調的是,我是公路車新手,騎乘的經驗不多,
對照組也只有登山車及小折車,
所以,上開的路測心得真的僅供參考,對我而言,公路車真的沒那麼難上手,
輕快的加速感及有效率的踩踏,耳邊呼呼的風切聲及車尾啦啦的棘輪聲,
公路車旅行的樂趣,不是目的地,而在旅程中..
前頭有言,當初組這台公路車就是要輕鬆騎,買這組輪組的目的就為了古典配色,
但沒想到這組的實力並不弱,對我而言,性能算是撿到的紅利,
在萬元內的預算內,性能或許有更好的選擇,但看著全車亮晶晶的配色,
速度這件事,已經不重要了..
最後要提一下440SL的保修事宜,這組輪組是用DT 14/15G的圓頭雙抽圓鋼絲,
市面上相同規格的備品取得十分容易,也不用高級技師或專業器材就可維修,
更不用提這是國內大廠的廠編輪組,售後服務可是妥善的多,
維護的時間及成本相對低廉許多..
以上

沒有留言: